西夏书事更新35章精彩免费下载_实时更新_[清]吴广成

时间:2017-08-17 09:19 /玄幻小说 / 编辑:霍桑
主角是元昊,夏州,继迁的书名叫《西夏书事》,是作者[清]吴广成创作的古代三国、历史、铁血类型的小说,内容主要讲述:庆路相敝。经略司恐致边患,请令保安军移牒诘问。 夏五月,梁兀乙执环庆&#...

西夏书事

小说篇幅:短篇

小说频道:男频

《西夏书事》在线阅读

《西夏书事》第20部分

庆路相。经略司恐致边患,请令保安军移牒诘问。

夏五月,梁兀乙执环庆降人且乌,远守将孙贵发兵来。六月,遣使入告。

兀乙,乙埋族子,部落最盛。环庆经略使高遵裕遣蕃部且乌、兵马监押王愿潜至帐下侦事,乘间兀乙降。兀乙执且乌,愿走,还告远寨主孙贵。贵同巡检胡永德发兵临界,索且乌,纵火焚新和市。秉常遣使入告,神宗责降遵裕等有差。

按:书“降”,罪环庆也。是时,夏国在顺逆之间,边臣布德意以怀之,庶逞不得耳。间使入国,计重臣,岂中国乎乃复肆兵纵火,夏不乘隙入侵,仅遣使入奏,是未失事大之礼也。据事书,其义自见。

秋八月,庆州熟户来侵。

庆州西谷寨与夏国连界,其熟户乘蕃族无备,入界杀夺人马。环庆经略司隐其事,反以夏人侵入汉界、伤熟户为辞,移牒宥州诘问。

按:顺宁寨主田言:“边事之作,未有不由熟户者。平时入西界盗孳畜人户,及夏人理索,却反称西人入汉为盗。边臣或未悉彼情,或妄希功赏,增饰事端,更致诛杀无辜,以边衅。”观此言,知宋室西边之祸,未可专为夏人咎也。

附:曾布录:“十月癸卯,诏麟州蕃官高世忠、李保忠各迁一官,以河东安使韩绛言世忠等捕杀西贼,不失期会故也。”考李氏编及夏国传,是年,夏人未尝犯河东,录不知何据。又宋史刘绍能传:熙宁中,败夏人于破罗川,策功为最。是事年月亦无考。

元丰元年、夏大安四年椿三月,遣谍嵬心入边,被诛,遂执熙州蕃户兀胜以归。

初,秉常边民刘勃怡作见檄,侦中国虚实,事觉被诛。已,遣蕃户嵬心入环州,匿于熟户吹宁家,声言“点兵大集,先环庆”,为逻者所获。经略司究得实,又诛之。秉常怒,纵兵入熙河,执珠旺族蕃户兀胜等数人归,于地牢,经五放还。

夏四月,立熙河封堠。

秉常遣人于熙河界内掘坑,画十字,立草封为堠,都总管孙良臣以闻,神宗令延路移牒戒约之。

五月,获河东事人资允。

资允,麟州银城寨熟户。入界侦事,获之,已而逃归。

六月,宥州牒延路,请侵耕。

麟州星最、木瓜铺诸处,向为中国废地,自熙宁八年,居民颇事垦辟。夏蕃部攘之不得,指为侵耕生地,诉于监军司。监军司以闻,秉常令宥州移牒延,请之。

秋八月,以兵掠延,不克。

秋稼大稔,梁乙埋屯千骑于大会平,将取之。延都监高永能拣精骑突出,夏众惊溃,钤辖二人被获。乙埋令曰:“有能得高六宅者,赏金与等。”永能,其族祖文丕,以绥州降者也。

冬十月,赐时使赵戡至,附书以谢。

故事:受中国给赐,必遣使赍表谢。时ト门祗候赵戡押赐仲冬时至,秉常以蕃书附之入谢,戡辄收接。神宗诏毁其书,令开封府劾戡罪。

按:书“附书谢”,著无礼也。夏虽小邦,无礼何以立国秉常举恫情率,厚座听李清谋归宋,已见于此。

十一月,请重定边界。

初,宥州请中国麟、府耕地,神宗令边民不得违,而诏西人巡马亦宜悉依旧处过住。延经略使吕惠卿牒谕宥州,以马五匹易取所掳人民。宥州回牒言,请遣官与本国边臣重将苏御带分立文字,依理识认,悉毁所侵耕生地,然将本界歉厚逃背捉杀人马于界首会。神宗不许。

十二月,河东使来议丰州耕地。

河东丰州旧有属蕃保聚,自曩霄入寇掠,以西来、永安、保宁三寨外尽成旷土,两界久以生地互争。河东守王崇拯与首领议,以沙河为界,委官标量耕地各三十顷,顷各有畸,于是丰州界至乃明。

元丰二年、夏大安五年椿二月,遣蕃户昌宁诈降于延,被诛。

秉常所遣事人屡为中国捕诛,乃使昌宁诈为投顺,中国授以田宅,宥州佯以牒索,神宗不许。宁潜与蕃部苏呢等要结探边事以报,久之事,为延经略司所诛。

三月,获麟、府官军吕重等,寻归之。

秉常以麟、府耕地未定,命蕃部见中国边民辄杀之。重等巡视其地,俱被获。经略司遣人来索,始放归。

秋七月,侵绥德城。

秉常以中国诛昌宁,聚兵大垂坑,侵绥德城。高永能击之,走还。

八月,掠大会平。

梁乙埋谋自堂川寇大会平,杀掠防田人马。夏人移都同蕃部吹结入报,延都监李浦率兵追逐,乙埋乃出塞。

冬十一月,移牒河东,请会人户。

梁乙埋遣蕃官张灵州伪为汉人,入边侦事,为泾原游兵所获。乃移牒河东,言以所掳汉界诸边人马与本国被捉人马换。经略司以闻,神宗许之。

元丰三年、夏大安六年椿正月,复行汉礼。

秉常连次犯边,每得汉人,辄访以中国制度,心窃好之,乃下令国中悉去蕃议,复行汉礼。诸臣阿梁氏者皆言不,梁乙埋与其叔亦相继劝秉常,不听。

按:此夏国废之由。昔程明云:治有从本而言,亦有从事而言。从事而言,救之必须,所谓大则大益,小则小益。夏之行汉礼,非乎然厚座卒以致,良由秉常年少,辅之不得其人故也,岂礼阶之厉哉

二月,谋邈川。

秉常以西蕃董毡复臣中国,受西平节度使职,遣众谋袭邈川。已,闻其城主温讷支郢成已遣阿令京款塞,乃撤兵还。阿令京,温溪心也。

夏四月,遣使奉皇太山陵。

使人至,已期。神宗令先至永昭陵设祭,然诣阙奉

秋七月,筑撒逋宗城以窥河州。

河州界黄河之南,洮河之西,与凉州接壤。梁乙埋谋取之,集兵万人,兴筑撒逋宗城以扼要害。西兴首领禹藏结逋药、蕃部奔鞠以驿书入告,神宗命熙河经略多备兵马止之。

九月,犯当川堡。

梁乙埋以两万骑围熙河当川堡,高永能率千人赴援,猝与遇,夏众见其弱,聚围之。永能依险结阵,且斗且却,令骑扬尘,若援军至者。夏兵惊惧,解围。

冬十一月,返环州田。

夏境与环州犬牙相错,当中国秋获时,夏人必纵兵侵掠,其田多弃勿理,遂据之。知庆州俞充檄所部以时耕植,募家族山夷及叛户入西者三百为卫,又遣将张守约耀兵塞上。夏人惧,乃返其田。

卷二十五

元丰四年、夏大安七年椿二月,以计间延将刘绍能。

绍能世为诸族巡检,忠勇第一。秉常尝以计招并其副李德平,皆拒不应,乃设疑间之。边臣以闻,神宗手诏云:“绍能战功最多,为夏国所畏,害之耳。”绍能捧诏,泣不已。

三月,月犯东井。

入于钺。

将军李清谋以河南地内附,梁氏杀之。

秉常以行汉礼为梁氏所恶,梁乙埋等皆不悦。将军秦人李清说秉常以河南地归宋,秉常从之。将使入奏,梁氏知其事,与幸臣罔萌讹谋置酒清,执而杀之。

按:“清本秦人,入夏之由史不可考,然能不忘故国,说其主籍土归朝,事虽未成,志则可取。书官、书“杀”,皆予之也。

梁氏幽其主秉常,复视国事。

梁氏既杀李清,幽秉常于兴州之木寨,距故宫五里许。令乙埋与罔萌讹等聚集人马,斩断河梁,不通音耗。于是,秉常旧时芹挡及近上用事诸酋各拥兵自固。乙埋数出银牌招谕,不从,国内大

按:秉常,梁氏子,书“幽其主”,绝梁氏于秉常也。秉常误听清言,杀清绝之,于事已定,梁氏必幽之而夺其政,直借以行其私耳,岂真为宗社计哉书“复视国事”,诛其心也。

夏四月,环州来索叛蕃,执还之。

慕家族首领逋黠难制,与梁乙埋谋,数纵兵侵掠。知环州张守约、走马承受陆中勒兵与战,擒之及其三十六人,余众二百遁匿夏国。守约驻兵境上,檄取不置。居数,韦州监军都移尽械以献,斩于环州市。

五月,统军禹藏花移文熙州,请讨梁氏。

素不悦梁氏,见秉常失位,移文熙州,称夏国子不协,杀其重臣,上下汹汹,若发兵来讨,请举族以应。神宗诏知州苗授谕使人云:“诸路探报夏国辩滦,所说不一。今河南北阻隔,人情去就,尔次第写一文字计会。”因厚赉遣还。

六月,保安军移牒来诘。

延总管种谔奏:“秉常被,宜兴师问罪。”神宗召谔入对,谔大言曰:“秉常孺子,往持其臂而来耳”神宗壮之,决意西讨。命宣州宣庆使李宪为经制使出熙河,行营经略使高遵裕出环庆,副总管刘昌祚出泾原,签书经略使事内侍王中正出河东,谔出延。先令保安军以经略司命牒宥州曰:“夏国世世称藩,朝廷时与岁赐。比年以来,遵奉誓诏,谨修职贡,恩义甚至。今闻国主为强臣所制,不能专命国事,亦未能悬测存亡。今朝廷将差降赐生及仲冬国信使入界,未审至时何人承受,及本国见今何人主领,请速报,以须闻达。”盖以尝夏国应答之辞也。梁氏不报。

秋七月,太昼见。

经天行,识者指为兵象。

以兵袭西蕃西罗谷。

西罗谷,西蕃斫龙城所属,在守巴堡南。梁氏以国中内,恐西蕃窥其隙,令三头项人直抵西罗谷劫制蕃部。西平节度使董毡使养子阿里骨率兵击之,斩三百级,降百二十三人。

八月,遣使至绥德,索降人。

初,中国下诏招纳,西人颇多降附。酋或下令止,或之远徙,使不得近边。蕃部讹麦等十余人、家属百潜从大理河北内投。梁氏令人数至绥德索之。种谔帅所部驻绥德城外,遣诸将招接降人。乙埋盛兵决战,不胜。

遂犯临川堡。

乙埋复以二万余众渡无定河,临川堡,走马承受杨元孙战拒之。

复掠丰州。

执弓箭手沈兴等数人,河东经略司请移牒理索。神宗以“业已兵讨,更勿行牒”,命降敕榜招谕夏国曰:“眷兹西夏,保有旧封,爰自近世以来,谨奉藩之职,恐臣之擅命,致弱主之被,迨移问其端倪,辄自堕于信约,驱兵众,直犯塞防,在神理之莫容,固人情之共愤。方切拯民之念,宜兴问罪之师,已遣将臣诸。其先在夏国主左右并嵬名诸部族同心之人,并许军自归,及其余首领能相率效顺,共诛国仇,随功大小,爵禄赏赐,各倍常科,仍许依旧土地住坐,子孙世世常享安乐。其或抗拒天兵,九族并诛无赦。盖天助顺,必致万灵之归;王师有征,更无千里之敌。咨尔士庶,久罹困残,共坚向化之心,咸适更生之路,敢稽朕命,悔何追”

禹藏花走兴庆府,部酋讹勃哆等以西使城降于熙河经制使李宪。

禹藏花闻李宪出熙河,已与西蕃首领洛施军笃桥阿公等将兵入境,率所部出战,佯败西走。讹勃哆等三人及首领厮都罗潘二十余人、兵万余举西使城降。乙埋遣兵数万出女遮谷援之,知城已失,登山逆战,大败,退伏垒中,半夜潜走。

李宪兵破龛谷。九月,入兰州。

女遮之败,残卒退保龛谷。龛谷城坚,多窖积,夏人号为“御庄”。闻李宪兵至,戍守奔溃。宪发窖,取谷及弓箭之类,兵取兰州。令新顺首领巴令谒三族分所部撒逋宗城,破之,遂上言:“兰州古城,东西约六百余步,南北约三百步,距西使城约百五十余里,将至金城,有天涧五六重,仅通人马。自夏人败衄之,所至部落皆降,今招纳已多,请筑城建帅府,以固羌夏之心。”神宗从之。版筑方兴,夏人隔河而营,宪令士绝河斫之,遂引退。

按:昔人谓兰州控河为险,隔阂羌戎。自汉以来,河西雄郡金城为最。岂非以介居戎夏,攸系陇右安危哉晋元康,河陇多事,金城左右岁无宁宇;隋唐盛时,驰逐河湟,未尝不以兰州为要害;广德以,州没蕃,而西凉不复为王土;大中间,虽尝收复,亦仅羁縻。宋兴,兰州不入职方。至是,宪始复之,筑城以建帅府。元初,夏人复此地,朝议割以畀之,孙路言:“自通远至熙州总通一径,熙之北已结夏境。今自北关辟土百八十里,濒大河,城兰州,然可以捍蔽。若捐以与敌,则一危矣。”穆衍言:“兰州弃则熙州危,熙州危则关中震。唐失河湟,西边一有震,惊及京师。今若委兰州,悔将何及”遂不果弃,夏人卒无以逞。则宪城兰州,断西界之要冲,壮北门之锁钥,正不得以人而废其功也。

遣梁永能帅师援米脂寨,败绩。冬十月,米脂守将令介讹遇以城降,石州亦不守。

梁氏闻汉兵四出,分遣诸监司兵,委大帅梁永能总领拒之。永能析作三溜:一以当战;一以旁伏;一以俟汉兵营垒未定,伺隙突出。又于通堑绝山谷,设为阻险,守备甚谨。及中国师期屡改,永能屯御,久不得一战,使人持书投延境上之。种谔遂率本部及畿内七将、兵九万三千出绥德路,米脂。甫三,永能兵八万赴援,谔张左右翼奋击,永能大败,兵士相蹈藉于无定河,为不流。城中将令介讹遇犹坚守,谔密遣谍,说降东守将,以文锦,导行城下,讹遇乃出降,献戎乐四十二人,谔之京师。围石州,州将弃积年文案、簿书、器械,引众遁。

清远军守将嵬名讹兀降于环庆经略使高遵裕。遵裕取韦州。

清远扼群山之,当塞门之冲。咸平中,继迁陷之,垂八十兀知不敌,举城降。遵裕入据之,抵韦州,州已空城。遵裕令勿毁官寺、民舍,以示招怀。

梁永能遣兵德靖寨。

永能从米脂败,知德靖弓箭手尽随种谔自东路出界,乃潜遣兵从西路入犯德靖。知延州沈括以兵拒却之。

按:是时官军屡捷,夏宜自守不暇,乃潜师以袭德靖,则知列城之下,非不足,特使入,以不备耳。宋之诸将不能破其诈谋,预防饷,致有厚座之溃,真无识哉

夏州知州索九思遁,延经略副使种谔据之,遂破银州。

枢密使都按官与首领女吃哆等七人,米脂之战为种谔所擒。谔以其熟知兴灵路、粮窖所在及十二监军司兵数,使补三班借职,与蕃官刘良保、乜讹赏为军向导。抵夏州,九思已遁。谔入城,留一宿,率兵趋银州。遣官等以利害说守将,降之。又使部将曲珍领兵通黑、安定等堡,夏兵御之,不胜。至蒲桃山反斗,又败,于是诸路皆敛兵退保。

宥州溃,河东兵入屠之。

先是,王中正献策,言泾原、环庆会兵取灵州,捣兴州。麟府、延先会夏州,取怀州,渡河会兴州。及所部河东兵六万出麟州,辞言“臣中正代皇帝征”。才行数里,即奏已入夏境,屯草平九始渡无定河,循北行,地皆沙,士马多陷没,遂继种谔趋夏州。粮糗不继,月余始抵宥州。守城兵弃城走河北,城中所遗残敝五百余家,中正入而屠之。夏兵千骑屯城西左村泽保守窖粟,中正击败之,皆弃窖走。

遣兵拒李宪军,败于高川、石峡。宪至天都山,尽焚南牟诸宫殿。

梁氏闻兰州破,令民尽起诸路窖粟,悉众走高川、石峡,据险以待。及宪兵至,拒战而败。宪兵取屈吴山,营于打罗城川侧。酋豪禹藏郢成四率旺家族大首领六人并蕃部及、妻、男三十余人,各赍铜印、告请降。宪令郢成四随军行,由天都山趋南牟城。南牟,国主游幸处,内建七殿,极壮丽,府库、官舍皆备。宪入,悉焚之。酋首嵬名、统军仁多丁引众争之,丧失甚多。

遣使乞援于辽。

辽国数年来,岁常三、四以拜礼佛塔为名假兴州,窥阚径路,梁氏患之。至是,恐其稼巩,遣使贡驼马结好,因告宋肇兵端,志在夷西北,乞赐应援。

复潜兵袭顺宁,不克,遂弃浮图城及吴堡、义诸寨。

夏兵屡败,残卒缘路啸聚、杀掠行人,路埂塞。梁氏令万骑招集溃散,围顺宁。官军入保,沈括谓示弱骄敌非策也,使锋将李达以三千人出城,十万人食;又使骑将焦思耀兵绥德城,佥曰大军且至,夏众惧而退。于是浮图城及吴堡等寨戍卒皆空散。

都统军梁乙埋以大军扼磨移隘,与泾原副总管刘昌祚战,败绩。十一月,灵州被围。

梁氏听谍者言,知环庆、泾原兵择利取。环庆路阻横山,必从泾原取葫芦大川出塞,故悉河南之甲以支泾原。刘昌祚率本路蕃、汉兵五万入界,距堪平十五里,乙埋督十万众扼磨移险隘以拒。昌祚先遣牌子军渡葫芦河决战,跳闪烁,振以响环。夏士马惊溃,遂失隘。乙埋督军复战,又败,奔二十里,大首领没罗卧沙、监军使梁格嵬等被杀,乙埋侄讫多埋等二十二人悉为所俘,丧失二千余级及铜印一。官军次赏移有二:“一北出黛黛岭;一西北出鸣沙州,路稍迂,然系积粟所,国人谓之“御仓”。昌祚乘胜取之,得窖粟百万,薄灵州。城中惟僧数百人,昌祚先锋夺门几入,高遵裕忌其功,驰使止之,乃按甲勿。遵裕至,仁多崖丁率数万众赴援,锋羌酋乘马,奋驰突阵,为昌祚骁将郭成所斩。官军争发神臂弓,昌祚又自出阵之,崖丁中矢走,失器甲无算。遵裕益忌昌祚,尽夺其兵,自将城。军中无巩踞,亦无知其法者。遵裕令采木为之,皆小不可用。令人周呼城上曰:“何不速降”城上应曰:“我未尝叛,亦未尝战,何谓降也”。

按:夏人以一方之应五路之师,横山羌不敢一战。灵州距清远不三百里,城中惟僧数百居之,知环州张守约请裹十粮为捣虚计,果若此,则灵州可复。灵州复则兴州可得,银、夏等州皆可守矣。诸将功几成而失之,遵裕之罪可胜诛哉

礓砟寨蕃官都举寨内附。

梁氏遣人追礓砟寨兵三千余人入卫,都乘戍卒单弱,尽焚本寨楼橹,与妻屈名举寨内降。环庆经略司令副将傅谏收其地,遣兵戍之。

遣兵袭泾原,馈运于鸣沙州。延军溃,复决河灌环庆军

(20 / 35)
西夏书事

西夏书事

作者:[清]吴广成 类型:玄幻小说 完结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